邮箱:admin@czrhcn.com
两大黄酒企业涨价,能重复茅台的故事吗?
4月1日会稽山发布《关于公司部分重点产品提价的公告》宣布:基于人工和企业运营成本等上涨因素,结合目前公司产品市场供需状况,经公司研究并审慎考虑后决定,对公司部分重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纯正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 4-5%,三年陈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 6-9%,坛装系列、花雕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 1-9%。4月2日古越龙山发布《关于部分产品提价的公告》宣布:鉴于部分产品包装及配方优化调整,为进一步提高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力和竞争力,结合目前产品市场供需状况,经公司研究并审慎考虑后决定,对公司部分重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涨价消息披露之后股价出现上涨,会稽山4月1日涨5.83%4月2日涨停,古越龙山4月2日涨3.31%。
两家企业给出涨价的理由分别是基于人工和企业运营成本等上涨和部分产品包装及配方优化调整,但是涨价的时间却如此接近,仍然让人疑惑是否已经商量好的?而且从公告内容来看,两家公司都提到产品价值,很显然这是两家公司的共识,觉得黄酒价格低就代表价值不够高,希望通过涨价的方式提高产品价值,进而提升企业的利润。之所以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很明显是在和白酒对比。例如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会稽山的时候公司表示:目前黄酒的主要原料糯米价格约为高粱的十倍,但市场售价却远低于白酒,过去曾深陷低价竞争泥潭,主流产品价格长期徘徊在数十元区间,企业利润微薄导致行业创新乏力。
只不过糯米现在市场价格大约3元/斤,高粱大约2元/斤,不知道10倍从哪里来的。说白了就是觉得白酒赚了很多,黄酒作为最古老的酒种,想通过提价的方式打破天花板,赚更多,复制白酒的成功。那么他们能成功吗?要知道他们的提价能否成功,要看白酒是怎么成功的。首先白酒成功的基础有两个,一是白酒有广泛饮用基础,全国广大地区都有饮用白酒的人群,产量巨大销量也巨大。二是现代白酒的酒精度数高,能够长期保存。一些高度白酒在长期保存后口味更佳,因此有越陈越香的说法。正是基于这两个原因,白酒在通过不断提价的方式促使消费者消费的同时,还刺激了相当部分的投资者用投资的逻辑买入。形成循环,在一个阶段内出现了持续涨价和销量大增同时出现的结果。可以说白酒的成功是建立在附加金融属性的基础之上,并不单纯是为了喝酒而买酒。
但是黄酒的情况有点不一样,首先就是黄酒的主要饮用区域在江浙沪。江苏、浙江、上海市场销量占整个黄酒市场的70%以上。古越龙山来自江浙沪地区的收入占比超过50%。全国其他地区消费黄酒的比例较低,这一情况制约了黄酒整体销量天花板。其次是黄酒的度数较低,长期储存可能会发生变质。这两种情况制约了投资者参与黄酒的积极性,使得黄酒主要是消费属性。
两家公司宣布提价,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和业绩有关。两家公司近年以来营收都是处于增长状况,会稽山营收2016年10.49亿元,2024年16.31亿元,但是同期扣非净利润仅仅从1.365亿元增加到了1.776亿元。古越龙山营收2016年15.35亿元,2024年19.36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仅仅从1.082亿元增加到了1.982亿元。两家公司整体的营收和利润增幅都比较小。
历史上还有一家公司,也是通过不断提价试图制造增值空间让投资者大量跟进,曾经给公司带来了连续多年业绩增长,只不过后来栽了跟头。东阿阿胶凭借这一独特品种,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以原料涨价为由多次调价,随着不断调价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水涨船高,并在2018年达到营收73.38亿元净利润20.82亿元的水平。但是长期调价后消费者逐渐转投其他品牌,投资者出现损失后再也不肯囤积而是抛售。导致2019年营收暴跌至29.7亿元,当年扣非后亏损5.368亿元。后来虽然逐渐恢复,但是2024年净利润仍只有十年之前的水平,不可言当年之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黄酒提价能否如两家公司所想的那样有助于提升黄酒品类的市场价值认同,对黄酒产品价值回归产生积极影响,需要打一个问号。甚至包括两家公司自己也在提价公告中表示本次提价对公司销售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其实都说明他们的提价也是一种试探性行为,并不是那么有底气。
对于两家公司本次的涨价行为,作为投资者来说应该认识到什么呢?1、基于产品市场认可度不同,包括两家公司自己也表示对销量和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业绩是增加还是因为涨价造成利润减少无法确定。2、为了提升利润的提价和炒作行为,不一定具有长期性。3、市场炒作题材需要建立在利润能够兑现的基础之上,追高还是要谨慎一点。
- 上一篇:首先不用担心,一切以最终的交割单为准。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和程序的设置与预冻结有一定的关联
- 下一篇:没有了!
-
2025-05-20两大黄酒企业涨价,能重复茅台的故事吗?